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已成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工控机监控系统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为自己的企业选择一套合适的工控机监控系统,成为许多企业决策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对于个人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样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企业决策者和个人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工控机监控系统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在选择工控机监控系统之前,企业应首先评估自身的需求,包括监控的范围、精度、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
这有助于确定所需的功能模块和性能参数,从而缩小选择范围。
工控机监控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是企业选择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当关注系统的处理速度、内存、扩展能力等方面,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同时,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选择工控机监控系统时,企业应关注系统与其他设备和软件的兼容性。
一个良好的系统应该能够与其他设备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选择有良好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工控机监控系统,可以确保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降低使用风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能够激发个人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有助于在相关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个人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应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考虑。
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选择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专业方向。
在选择专业方向时,个人应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能够使自己更好地发挥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在面临选择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等寻求建议,了解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帮助自己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企业在选择工控机监控系统和个人在选择专业方向时,都需要对自身需求进行分析,明确目标和方向。
两者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性能、稳定性、兼容性等(企业选择监控系统);兴趣、职业规划、个人能力等(个人选择专业方向)。
在选择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和调研,了解相关信息,帮助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选择合适的工控机监控系统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具有重要意义,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则关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两者在决策过程中都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需要对自身需求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咨询和调研。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帮助企业在选择工控机监控系统时更加明智,同时也为个人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PLC的选型方法技术来源: 点击数:201 录入时间:07-06-03 14:32:44在PLC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PLC工程设计选型。 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 PLC及有关设备应是集成的、标准的,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选型所选用PLC应是在相关工业领域有投运业绩、成熟可靠的系统,PLC的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及功能应与装置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应。 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表图及有关的编程语言有利于缩短编程时间,因此,工程设计选型和估算时,应详细分析工艺过程的特点、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确定所需的操作和动作,然后根据控制要求,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存储器容量、确定PLC的功能、外部设备特性等,最后选择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一、输入输出(I/O)点数的估算 I/O点数估算时应考虑适当的余量,通常根据统计的输入输出点数,再增加10%~20%的可扩展余量后,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估算数据。 实际订货时,还需根据制造厂商PLC的产品特点,对输入输出点数进行圆整。 二、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存储器容量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储单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 设计阶段,由于用户应用程序还未编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设计阶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调试之后才知道。 为了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采用存储器容量的估算来替代。 存储器内存容量的估算没有固定的公式,许多文献资料中给出了不同公式,大体上都是按数字量I/O点数的10~15倍,加上模拟I/O点数的100倍,以此数为内存的总字数(16位为一个字),另外再按此数的25%考虑余量。 三、控制功能的选择 该选择包括运算功能、控制功能、通信功能、编程功能、诊断功能和处理速度等特性的选择。 (一)运算功能 简单PLC的运算功能包括逻辑运算、计时和计数功能;普通PLC的运算功能还包括数据移位、比较等运算功能;较复杂运算功能有代数运算、数据传送等;大型PLC中还有模拟量的PID运算和其他高级运算功能。 随着开放系统的出现,目前在PLC中都已具有通信功能,有些产品具有与下位机的通信,有些产品具有与同位机或上位机的通信,有些产品还具有与工厂或企业网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 设计选型时应从实际应用的要求出发,合理选用所需的运算功能。 大多数应用场合,只需要逻辑运算和计时计数功能,有些应用需要数据传送和比较,当用于模拟量检测和控制时,才使用代数运算,数值转换和PID运算等。 要显示数据时需要译码和编码等运算。 (二)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包括PID控制运算、前馈补偿控制运算、比值控制运算等,应根据控制要求确定。 PLC主要用于顺序逻辑控制,因此,大多数场合常采用单回路或多回路控制器解决模拟量的控制,有时也采用专用的智能输入输出单元完成所需的控制功能,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和节省存储器容量。 例如采用PID控制单元、高速计数器、带速度补偿的模拟单元、ASC码转换单元等。 (三)通信功能 大中型PLC系统应支持多种现场总线和标准通信协议(如TCP/IP),需要时应能与工厂管理网(TCP/IP)相连接。 通信协议应符合ISO/IEEE通信标准,应是开放的通信网络。 PLC系统的通信接口应包括串行和并行通信接口(RS2232C/422A/423/485)、RIO通信口、工业以太网、常用DCS接口等;大中型PLC通信总线(含接口设备和电缆)应1:1冗余配置,通信总线应符合国际标准,通信距离应满足装置实际要求。 PLC系统的通信网络中,上级的网络通信速率应大于1Mbps,通信负荷不大于60%。 PLC系统的通信网络主要形式有下列几种形式:1)PC为主站,多台同型号PLC为从站,组成简易PLC网络;2)1台PLC为主站,其他同型号PLC为从站,构成主从式PLC网络;3)PLC网络通过特定网络接口连接到大型DCS中作为DCS的子网;4)专用PLC网络(各厂商的专用PLC通信网络)为减轻CPU通信任务,根据网络组成的实际需要,应选择具有不同通信功能的(如点对点、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通信处理器。 (四)编程功能 离线编程方式:PLC和编程器公用一个CPU,编程器在编程模式时,CPU只为编程器提供服务,不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完成编程后,编程器切换到运行模式,CPU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不能进行编程。 离线编程方式可降低系统成本,但使用和调试不方便。 在线编程方式:CPU和编程器有各自的CPU,主机CPU负责现场控制,并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与编程器进行数据交换,编程器把在线编制的程序或数据发送到主机,下一扫描周期,主机就根据新收到的程序运行。 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系统调试和操作方便,在大中型PLC中常采用。 五种标准化编程语言:顺序功能图(SFC)、梯形图(LD)、功能模块图(FBD)三种图形化语言和语句表(IL)、结构文本(ST)两种文本语言。 选用的编程语言应遵守其标准(IEC),同时,还应支持多种语言编程形式,如C,Basic等,以满足特殊控制场合的控制要求。 (五)诊断功能 PLC的诊断功能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诊断。 硬件诊断通过硬件的逻辑判断确定硬件的故障位置,软件诊断分内诊断和外诊断。 通过软件对PLC内部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诊断是内诊断,通过软件对PLC的CPU与外部输入输出等部件信息交换功能进行诊断是外诊断。 PLC的诊断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对操作和维护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并影响平均维修时间。 (六)处理速度 PLC采用扫描方式工作。 从实时性要求来看,处理速度应越快越好,如果信号持续时间小于扫描时间,则PLC将扫描不到该信号,造成信号数据的丢失。 处理速度与用户程序的长度、CPU处理速度、软件质量等有关。 目前,PLC接点的响应快、速度高,每条二进制指令执行时间约0.2~0.4Ls,因此能适应控制要求高、相应要求快的应用需要。 扫描周期(处理器扫描周期)应满足:小型PLC的扫描时间不大于0.5ms/K;大中型PLC的扫描时间不大于0.2ms/K。 四、机型的选择(一)PLC的类型 PLC按结构分为整体型和模块型两类,按应用环境分为现场安装和控制室安装两类;按CPU字长分为1位、4位、8位、16位、32位、64位等。 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可按控制功能或输入输出点数选型。 整体型PLC的I/O点数固定,因此用户选择的余地较小,用于小型控制系统;模块型PLC提供多种I/O卡件或插卡,因此用户可较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控制系统的I/O点数,功能扩展方便灵活,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 (二)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考虑与应用要求的统一。 例如对输入模块,应考虑信号电平、信号传输距离、信号隔离、信号供电方式等应用要求。 对输出模块,应考虑选用的输出模块类型,通常继电器输出模块具有价格低、使用电压范围广、寿命短、响应时间较长等特点;可控硅输出模块适用于开关频繁,电感性低功率因数负荷场合,但价格较贵,过载能力较差。 输出模块还有直流输出、交流输出和模拟量输出等,与应用要求应一致。 可根据应用要求,合理选用智能型输入输出模块,以便提高控制水平和降低应用成本。 考虑是否需要扩展机架或远程I/O机架等。 (三)电源的选择 PLC的供电电源,除了引进设备时同时引进PLC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设计和选用外,一般PLC的供电电源应设计选用220VAC电源,与国内电网电压一致。 重要的应用场合,应采用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供电。 如果PLC本身带有可使用电源时,应核对提供的电流是否满足应用要求,否则应设计外接供电电源。 为防止外部高压电源因误操作而引入PLC,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隔离是必要的,有时也可采用简单的二极管或熔丝管隔离。 (四)存储器的选择由于计算机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存储器的价格已下降,因此,为保证应用项目的正常投运,一般要求PLC的存储器容量,按256个I/O点至少选8K存储器选择。 需要复杂控制功能时,应选择容量更大,档次更高的存储器。 (五)冗余功能的选择1.控制单元的冗余 (1)重要的过程单元:CPU(包括存储器)及电源均应1B1冗余。 (2)在需要时也可选用PLC硬件与热备软件构成的热备冗余系统、2重化或3重化冗余容错系统等。 2.I/O接口单元的冗余 (1)控制回路的多点I/O卡应冗余配置。 (2)重要检测点的多点I/O卡可冗余配置。 3)根据需要对重要的I/O信号,可选用2重化或3重化的I/O接口单元。 (六)经济性的考虑 选择PLC时,应考虑性能价格比。 考虑经济性时,应同时考虑应用的可扩展性、可操作性、投入产出比等因素,进行比较和兼顾,最终选出较满意的产品。 输入输出点数对价格有直接影响。 每增加一块输入输出卡件就需增加一定的费用。 当点数增加到某一数值后,相应的存储器容量、机架、母板等也要相应增加,因此,点数的增加对CPU选用、存储器容量、控制功能范围等选择都有影响。 在估算和选用时应充分考虑,使整个控制系统有较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我们学校对于不同科研项目(国际级的、北京级的、学校级的)有不同的奖励,国家级的好像是等同于国家奖学金,北京市的好像是等同于一等奖学金。 还有就是在考研啊,面试啊都是很有用的。 但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你自己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整体的思路。
没有什么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新技术不等与好技术,好技术不等于适用的技术。 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才是最好的。
1、简单的说,就是“监”和“控”,“监”就是可以实时看到你的桌面,包括你的鼠标的一举一动;“控”就是可以远程实时的操作你的电脑,就象在本机上操作你的电脑上一样。 2、不不用电脑的时候,锁定计算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监控,也就是说,当你离开座位的时候,win2000操作系统下可以通过“ctrl+alt+del”+“k”锁定计算机。 3、断开局域网,他们肯定不能继续继续监控你的电脑。 4、现在的电脑监控软件很多,有些要在你的电脑上安装客户端软件,有的不需要,直接通过tcp/ip协议,只要知道你的ip地址,就可以监控。 另,你加密压缩的文件,除非他们知道你的密码,否则是看不到的。 但是如果想看里面的内容,也是很简单的,他们可以远程安装一个“键盘记录工具”在你的电脑上,你所有通过键盘的输入,他们都能够查看到。 我不是什么专家,但希望以上答案能让你满意!如有其他不明之处,可以发信息给我。
标签: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工控机监控系统、本文地址: https://www.vjfw.com/article/ff39568bed296109d810.html
上一篇:未来的工控机监控系统发展前瞻与趋势预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