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 (供热系统工作流程)

文章编号:7098 更新时间:2025-07-08 分类:互联网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供热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详解(供热系统工作流程全解析) 供热工作流程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供热系统在北方地区尤为重要,对于保障人民冬季生活和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供热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其运行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供热系统。

二、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

供热系统主要由热源、热网和用户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通过热源产生热量,通过热网将热量传输到用户,最后由用户设备将热量转化为所需的温暖。

1. 热源

热源是供热系统的起点,主要负责产生热量。
常见的热源包括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热泵、地热等。
这些热源设备通过燃烧或转换能源,产生热水或蒸汽,为供热系统提供热能。

2. 热网

热网是连接热源和用户的桥梁,主要负责将热源产生的热量传输到用户。
热网包括一级管网和二级管网,一般由热水或蒸汽管道、泵站、阀门等组成。
热水或蒸汽通过热网,按照需求分配给用户。

3. 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是供热系统的末端,主要负责将热网传输的热量转化为室内温暖。
常见的用户设备包括散热器、地暖、空调等。
这些设备通过热水或蒸汽的流动,将热量散发到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三、供热系统的运行过程

供热系统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启动、运行、调节和停止四个环节。

1. 启动

供热工作及运行过程

启动阶段是供热系统的初始阶段,主要包括启动热源设备、启动热网循环泵等。
在启动阶段,需要确保热源设备正常运行,产生足够的热量,同时保证热网的压力稳定,以便热量能够顺畅传输。

2. 运行

运行阶段是供热系统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保持热源设备的稳定运行、监控热网的运行状态、调整用户设备的温度等。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热源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热量的稳定供应;同时,需要根据天气变化和用户需求,调整热网的流量和温度,以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度。

3. 调节

调节阶段是供热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调整热源设备的输出、调整热网的流量和温度等。
在调节阶段,需要根据室外气温、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对供热系统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室内温度的恒定和舒适。

4. 停止

停止阶段是供热系统的结束阶段,主要包括停止热源设备、关闭热网循环泵等。
在停止阶段,需要确保热源设备安全关闭,避免热量过度供应;同时,需要关闭热网循环泵,避免能量的浪费。

四、结论

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体系。
从热源的产生到热网的传输,再到用户设备的转化,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保证了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实现节能和舒适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解析,您能对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目录导航:

  • 孵化小鸡的要求是什么?
  • 地暖清洗需要什么设备,地暖清洗设备哪种好用
  • 用燃气壁挂炉烧暖气为什么有一个屋子不热?
  • 做菜放糖有什么好处?

孵化小鸡的要求是什么?

鸡的孵化技术是利用仿生学原理,模仿鸡抱孵时的环境条件而设置的孵化条件,主要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晾蛋等。

供热工作及运行过程

一、 温度条件

温度是最为关键的孵化条件,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鸡胚才能正常发育。 在生产实践中,37℃~39℃之间鸡胚都能生长发育,但最适宜的温度是37.8℃。 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 温度过高,胚胎发育加快,出壳早,毛短,体小而弱,成活率低;温度过低,胚胎发育缓慢,出壳晚而不整齐,残弱雏增多。

温度控制有两种模式,一是恒温,即孵化1~19天,一直保持一个恒定温度,实验证明38℃最为适宜,落盘出雏阶段调为37.2℃,这种模式适合分批多次入孵;二是变温,即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温度,更有利于胚胎的发育,生产中变温孵化时,温度控制范围一般是1~7天为38.4℃,7~14天为37.8℃,14~21天为37.2℃。 若孵化和出雏分开时,出雏器内的温度控制37.2℃孵化率最好。 这种模式适用于整机、整批入孵。

另外在生产中,多采用“看胎施温”的方法控制温度,即根据胚胎发育与胚龄特征的吻合程度,适当调整温度高低,更有利于提高孵化率和整齐度。

二、相对湿度条件

湿度也是孵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卵化期内控制好湿度,更有利于出雏。湿度的作用有:

(1)与蛋内的水分蒸发和物质代谢有密切关系。 湿度过小,蛋内水分蒸发过快,且失重过多,出壳的雏鸡轻小,绒毛短,体质差;湿度过大,蛋内水分蒸发缓慢,妨碍正常的气体交换,易引起胚胎中毒,且出壳的雏鸡腹部过大,卵黄吸收不良,弱雏多,成活率低。

(2)湿度具有导热作用,利于早期均温和后期散热。

(3)湿度与雏鸡的出壳情况有关,出雏时因湿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于蛋壳的碳酸钙,使其变成碳酸氢钙,蛋壳会变脆,有利于啄壳和出雏,所以在出雏时提高湿度非常重要。

鸡胚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宽,一般前期湿度控制在50%~55%为宜,后期可达65%~70%。 湿度的提供主要靠水盘的蒸发,或直接向机内喷洒温水来实现。

三、通风条件

通风就是利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使孵化室和孵化机内的小环境达到空气新鲜,有利于胚胎发育。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尤其是中后期,胚蛋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余热。 若胚蛋周围供氧不足,就会影响胚胎发育,使胚胎发育迟缓,畸形率增高,影响孵化成绩。 若余热不能及时排出,还会出现“闷死”或“烧死”胚胎的现象。 所以及时的通风换气是提高孵化成绩的必要条件,但是通风与温度、湿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通风过量,湿度、温度会降低,因此在孵化过程中要适度控制通风量,或提高室温,使三者协调一致才能正常出雏。

孵化机的通风有自动控制装置,根据胚龄的大小和室内的空气情况,及时调整进、排气量。 排出的气体最好通过排气管道送至室外,以免造成废气在室内循环降低氧含量。

四、翻蛋

在孵化过程中人工或自动地定时将胚蛋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翻蛋。 翻蛋的作用在于避免使胚胎与壳内膜粘连而造成死亡,还能使胚胎各部位受热均匀,有利于胚胎运动和保持正常胎位。

用机器孵化,设定的是每两小时翻蛋一次,一昼夜12次,即可保证正常出雏,最少不能低于6次。 翻蛋角度从水平位置算不少于45度,从左右定位算不少于90度。 前期翻蛋更为重要。 据实验14天后翻蛋与不翻蛋,其孵化率无差别,可见把落盘时间提前到16~18天,对出雏率无影响,可以提早人孵,增加入孵次数,提高经济效益。

五、晾蛋

晾蛋是指孵化到一定时间,打开机门,切断供热系统,只开风机,使机内蛋温降到一定程度再关好机门继续升温的过程。 这样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及时排出胚蛋在孵化过程中所产出的多余热量;二是给予胚胎一个适当的冷刺激,更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晾蛋不是必须的孵化条件,若孵化器的通风换气系统设计合理,一般不需要晾蛋。 但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特别是到孵化中后期或室温过高时,必须晾蛋。

晾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机内晾蛋,即把机门打开,关闭供热系统,只打开风机.维持10~20分钟,待蛋温降至30℃左右时,眼皮感温,微凉为度,再关上机门,打开供热系统,继续供温;二是机外晾蛋,即把蛋盘或整个蛋架车拉出机外,在室内晾蛋,最好把蛋盘交错抽出一部分,放到电扇下方,晾蛋更快。

如果是夏季室温过高时,即使晾蛋热量也不宜散出,最好在蛋表面喷洒温水,更有助于热量散出,特别是孵化后期的胚蛋。

地暖清洗需要什么设备,地暖清洗设备哪种好用

地热清洗是按两种方法计算的一种是按平方计算(地热的供热面积)现在一般是2-3元一平比较合理,还有一种是按回路计算的一回路基本上是50元,现在大多数清洗单位上门清洗的费用基本上都是这样。 地热自己清洗的效果一般不是很好,最好用专用的地热清洗机来清洗。 1、关闭进水回水2个阀门。 2、通过分水器上的2个气阀放气放水。 3、卸下滤网清洗后安装回去。 4、卸下分水器进水回水管的2个堵丝。 5、如果是自己清洗的话,在堵丝的位置安装一个变径(一般是一寸变4分的),用管子把自来水和进水管连接,回水管和下水道连接。 6、放水至最大,并关闭分水器上每一路管的开关,只打开一路清洗,清洗至出水变清水时换下一路。 7、全部清洗后恢复原来的接头,打开阀门,并通过气阀放气即可。 家里的自来水流量越大清洗效果越好,如果是专业清洗地热会在第5步时,用地热清洗机连接到进水管,自来水连接在清洗机的进水端,还要有一个至少4气压的气泵一台连接在清洗机的进气端,通过清洗机把气水混合后以脉冲方式及压力将地热管清洗干净,效果好很多,自己洗因为压力不足并不能洗得很干净。 地暖清洗有哪些好处?地暖在使用中好好的为什么要清洗呢?那么地暖有没有必要清洗呢,是很多人比较疑问的事情。 地暖使用时间长了,建议在使用2年以后清洗一次,因为地暖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慢慢的会出现地暖管堵塞造成地暖不热等等一些常见的问题, 这是由于地热系统在长期使用中,会积存水锈,并产生大量的钙镁离子垢、生物粘泥、细菌等微生物覆着在地热管内壁(据有资料统计,地热管内壁每增厚1毫米水垢,就会使室内温度下降6度),继续使用影响通水量,严重时就会造成管内堵死,影响还采暖。 地暖清洗是采用专门的地暖管清洗设备清洗地暖管,清洗完成后地暖散热快,散热均匀。 地暖设备长时间实用,地暖管材内存有水垢、杂质等,如果不清洗,会阻挡地暖管材的散热,导致室内温度上升的缓慢严重会引起地暖不热的情况。 地暖管的清洗方法:每路分水器逐一进行清洗,把地暖管从分水器上取下,用专业的地暖管清洗弹头、用气枪射击弹头,用气泵作为动力系统。 先把地暖管内的脏水吹出,再用清水进行清洗,只到管内出现清澈的水为止。 用洗涤液进行每路清洗。 用洗涤液进行每路清洗,直接看到地暖管里面的水变清晰为止。

用燃气壁挂炉烧暖气为什么有一个屋子不热?

可能是暖气管路出了问题,找个专业师傅检查下。

做菜放糖有什么好处?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它在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 葡萄糖能够迅速被氧化并提供(释放)能量。 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氧化燃烧可放出4千卡热能。 我国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人体内总热能的60—70%来自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由大米、面粉、玉米、小米等含有淀粉的食品供给的。 这些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成分并在多种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如碳水化合物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成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成分,粘多糖与蛋白质合成的粘蛋白是构成结缔组织的基础,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可构成抗体、某些酶和激素等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 人体的大脑和红细胞必须依靠血糖供给能量,因此维持神经系统和红细胞的正常功能也需要糖。 糖类与脂肪及蛋白质代谢也有密切的关系。 糖类具有节省蛋白质的作用。 当蛋白质进入机体后,使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浓度增加,该氨基酸合成为机体蛋白质是耗能过程,如同时摄入糖类补充能量,可节省一部分氨基酸,有利蛋白质合成。 食物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的糖类,虽不能被吸收,但能吸收水分,使粪便变软,体积增大,从而促进肠蠕动,有助排便。 供给能量是糖的主要功能,也是构成神经与细胞的主要成分,成人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糖6克。 虽然脂肪每单位产热量较糖多一倍,但饮食中糖含量多于脂肪。 糖是产生热能的营养素。 它使人体保持温暖。 人们常说“吃饱了就暖和了”就是这个道理。 糖在机体中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过程。 如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粘蛋白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脂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 当肝糖元储备较丰富时,人体对某些细菌的毒素的抵抗力会相应增强。 因此保持肝脏含有丰富的糖元,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并提高了肝脏的正常解毒功能。 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来源容易。 用糖供给热能,可节省蛋白质,而使蛋白质主要用于组织的建造和再生。 脂肪在人体内完全氧化,需要靠糖供给能量,当人体内糖不足,或身体不能利用糖时(如糖尿病人),所需能量大部分要由脂肪供给。 脂肪氧化不完全,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酮体,它过分聚积使血液中酸度偏高碱度偏低,会引起酮性昏迷。 所以糖有抗酮作用。 糖中不被机体消化吸收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又能给肠腔内微生物提供能量,合成维生素B。 糖不但是食物,而且可作为作料,调节食物风味,增加食欲。 在食品的调制中,糖能增甜味、风味和趣味,又是容易消化的热能来源,所以人特别喜爱甜食。 但糖和甜食不宜吃得太多,吃得过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1糖与营养不足。 每天若是吃糖或甜食较多,那么吃其他富含营养的食物就要减少。 尤其是儿童,吃糖或甜食若过多,会使正餐食量减少,于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反而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营养不足。 2糖与龋齿。 常吃糖食,为口腔内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容易被乳酸菌作用而产生酸,使牙齿脱钙,易发生龋齿。 3糖与肥胖。 吃糖过多,剩余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可带来肥胖的后果,且可导致肥胖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4糖与骨折。 过多的糖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 因为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了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因此,偶然摔倒易发生骨折。 5糖与癌症。 实验研究证实,癌症与缺钙有密切联系,而能造成缺钙的白糖,被认为是造成某些癌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6糖与寿命。 长期吃高糖食物的人,可造成营养不良,肝脏、肾脏都肿大,脂肪含量也拉加,他们的平均寿命将要缩短。 首先谈谈如何建立正确吃糖的习惯。 吃糖的人,特别是爱吃糖的儿童,要纠正含糖量的习惯,吃糖时将糖嚼碎,尽量缩短糖在嘴里停留的时间;睡觉前更不应该吃糖,人入睡后,唾液停止分泌,没有清洁口腔的唾液,糖发酵产酸就更多,不利于牙齿的健康;吃完糖后,最好用白开水漱漱口,把口腔的含糖量降到最低限度。 关于糖的合理食用量,由于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国内外营养学者在制定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异。 我国目前糖的供给量约占总需能量的60—70%。 即: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约6—6克,儿童、青少年每日每公斤体重约6—10克,1岁以下婴儿约12克。 国外近几年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每日每公斤体重控制在0.5克左右。 也就是说,体重20公斤的儿童,每日摄糖量为10克;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30克左右。 以牛羊奶为主食的婴幼儿,也应注意少加糖,培养不嗜甜食的饮食习惯。 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不会影响人体对糖的需求,因为除碳水化合物食品外,含糖的加工食品实在太多了。 当你喝一杯咖啡或红茶,已摄入10—15克糖,吃一块甜点心,又获取了20克糖,再饮一瓶清凉饮料,又得到了30克糖。 这些,就已足够机体一天之中对糖的需要量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白糖、砂糖、红糖都是蔗糖,是由甘蔗或甜萝卜(即甜菜茎)制成的。 制成糖以后,经过一番加工精炼就成为白糖。 砂糖和绵白糖只是结晶体大小不同,砂糖的结晶颗粒大,含水分很少,而绵白糖的结晶颗粒小,含水分较多。 它们都是纯碳水化合物,只供热能,不含其他营养素,但具有润肺生津、和中益肺、舒缓肝气的功效。 红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的蔗糖,它除了具备碳水化合物的功用可以提供热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铬和其他矿物质等。 虽然其貌不扬,但营养价值却比白糖、砂糖高得多,每百克中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均为白糖、砂糖的3倍。 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缓中、化食之功能,能健脾暖胃,还有止疼、行血、活血散寒的效用。 我国的民族习惯,主张妇女产后吃些红糖,认为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在受寒腹痛时,也常用红糖姜汤来祛寒。

标签: 供热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供热系统工作流程

本文地址: https://www.vjfw.com/article/dc00110cdb565809b169.html

上一篇:热工控制策略与技术应用热工控制策略有哪些...
下一篇: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者工业自动化领域领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