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工业生产线上,电力供应是确保工厂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
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关乎生产流程的连续性,更与产品质量、企业经济效益及员工安全息息相关。
因此,如何保障工厂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成为每个工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工厂的供电系统如同人体的血液系统,为各个生产环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旦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滞、设备损坏,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是确保工厂正常运转的基础。
1. 设备质量:电源设备、线路、开关等的质量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2. 环境因素:如雷电、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条件可能导致供电系统出现故障。
3. 维护管理:定期的检修、维护管理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故障频发。
4. 负载变化:生产负荷的波动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1. 选择优质设备:选用质量上乘、技术先进的电力设备,是保障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基础。
2. 优化电源结构:采用多路电源供电、设置备用电源等措施,可以在主电源出现故障时迅速切换,确保供电不间断。
3. 雷电防护系统:建立健全的雷电防护系统,避免因雷击造成设备损坏或停电。
4. 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控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5. 自动化控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高响应速度和故障处理效率。
6. 维护与检修: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供电系统进行检修和保养。对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7. 人员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供电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团队。
8. 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进行模拟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9. 负荷管理:合理规划和分配电力负荷,避免过载运行导致的设备损坏或停电事故。
10. 引入第三方服务:与专业的电力服务公司合作,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获取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对工厂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加强供电系统的管理,不仅关乎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因此,从设备选择、系统设计、运行管理到人员培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工厂的供电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其可靠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只有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施策,才能真正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为工厂的生产和运营提供坚实的保障。
面对日益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它经历了可编程序矩阵控制器PMC、可编程序顺序控制器PS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C几个不同时期。 为与个人计算机(PC)相区别,现在仍然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个老名字。 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PLC的特点2.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容易出现故障。 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接线可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10~1/100,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 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 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 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 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2.2硬件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并且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 PLC的安装接线也很方便,一般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 PLC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交流接触器,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 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 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2.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 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2.4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LC的梯形图程序一般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 这种编程方法很有规律,很容易掌握。 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梯形图的设计时间比设计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的时间要少得多。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 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 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2.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仅相当于几个继电器的大小,因此可将开关柜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1/10。 它的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 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PLC的应用领域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3.1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 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3.2模拟量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 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 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和D/A转换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 3.3运动控制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 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 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 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3.4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 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 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块,目前许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块。 PID处理一般是运行专用的PID子程序。 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3.5数据处理现代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将它们打印制表。 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3.6通信及联网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 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得很快,各PLC厂商都十分重视PLC的通信功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 新近生产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答 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4.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如何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5.为保证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 6.在哪些情况下允许适当牺牲继电保护部分选择性? 7.为保证灵敏度,接地故障保护最末一段定值应如何整定? 8.系统最长振荡周期一般按多少考虑? 9.简述220kV及以上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10.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 11.简述22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12.简述330—50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13.什么是“远后备”?什么是“近后备”? 14.线路纵联保护及特点是什么? 15.纵联保护在电网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6.纵联保护的通道可分为几种类型? 17.纵联保护的信号有哪几种? 18.相差高频保护为什么设置定值不同的两个启动元件? 19.相差高频保护有何优缺点? 20.简述方向比较式高频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 21.何谓闭锁式方向高频保护? 22,何谓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其构成原理如何? 23.高频闭锁距离保护有何优缺点? 24.高频闭锁负序方向保护有何优缺点? 答:该保护具有下列优点: 25.非全相运行对高频闭锁负序功率方向保护有什么影响? 26.线路高频保护停用对重合闸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27.高频保护运行时,为什么运行人员每天要交换信号以检查高频通道? 28.什么是零序保护?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要单独装设零序保护? 29,简述零序电流方向保护在接地保护中的作用。 30.零序电流保护有什么优点? 31.零序电流保护在运行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32.零序电流保护为什么设置灵敏段和不灵敏段? 33.采用接地距离保护有什么优点? 34.多段式零序电流保护逐级配合的原则是什么?不遵守逐级配合原则的后果是什么? 35.什么叫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36。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距离保护有什么影响? 37.距离保护有哪些闭锁装置?各起什么作用? 38.电力系统振荡时,对继电保护装置有哪些影响? 40.对自动重合闸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41.自动重合闸怎样分类? 42.选用重合闸方式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43.选用线路三相重合闸的条件是什么? 44.选用线路单相重合闸或综合重合闸的条件是什么? 答:单相重合阐是指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保护动作只跳开故障相的断路器并单相重合;当单相重合不成功或多相故障时,保护动作跳开三相断路器,不再进行重合。 由其他任何原因跳开三相断路器时,也不再进行重合。 综合重合闸是指,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而当发生相间短路时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 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考虑采用单相重合闸或综合重合闸方式:(1)220kV及以下电压单回联络线、两侧电源之间相互联系薄弱的线路(包括经低一级电压线路弱联系的电磁环网),特别是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高压配出线路。 (2)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使用三相重合闸不能保证系统稳定的线路。 (3)允许使用三相重合闸的线路,但使用单相重合闸对系统或恢复供电有较好效果时,可采用综合重合闸方式。 例如。 两侧电源间联系较紧密的双回线路或并列运行环网线路,根据稳定计算,重合于三相永久故障不致引起稳定破坏时,可采用综合重合闸方式。 当采用三相重合闸时。 采取一侧先合,另一侧待对侧重合成功后实现同步重合闸的分式。 (4)经稳定计算校核,允许使用重合闸。 45.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对电力系统有什么不利影响? 答:当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1)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2)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在很短时间内,断路器要连续两次切断电弧。 46.单相重合闸与三相重合闸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这两种重合闸方式的优缺点如下:(1)使用单相重合闸时会出现非全相运行,除纵联保护需要考虑一些特殊问题外,对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和配合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中、短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使用三相重合闸时,各种保护的出口回路可以直接动作于断路器。 使用单相重合闸时,除了本身有选相能力的保护外。 所有纵联保护、相间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都必须经单相重合闸的选相元件控制,才能动作于断路器。 (3)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进行三相重合闸时,会比单相重合闸产生较大的操作过电压。 这是由于三相跳闸、电流过零时断电,在非故障相上会保留相当于相电压峰值的残余电荷电压,而重合闸的断电时间较短,上述非故障相的电压变化不大,因而在重合时会产生较大的操作过电压。 而当使用单相重合闸时,重合时的故障相电压一般只有17%左右(由于线路本身电容分压产生),因而没有操作过电压问题。 从较长时间在110kV及220kV电网采用三相重合闸的运行情况来看,一般中、短线路操作过电压方面的问题并不突出。 (4)采用三相重合闸时,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有可能重合于三相短路故障,有的线路经稳定计算认为必须避免这种情况时,可以考虑在三相重合闸中增设简单的相间故障判别元件,使它在单相故避免实现重合,在相间故降时不重合。 47.自动重合闸的启动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自动重合闸子有两种启动方式:断路器控制开关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方式和保护启动方式。 不对应启动方式的优点:简单可靠,还可以纠正断路器误碰或偷跳,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各级电网中具有良好运行效果,是所有重合闸的基本启动方式。 其缺点是,当断路器辅助触点接触不良时,不对应启动方式将失效。 保护起动方式,是不对应启动方式的补充。 同时,在单相生命闸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保护的闭锁,逻辑回路中需要对故障相实现选相固定等,也需要一个保护启动的重合闸启动元件。 其缺点是,不能纠正断路器误动。 48.在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重合闸装置中为什么两侧都要装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继电器? 答:如果采用一侧投无电压检定,另一侧投同期检定这种接线方式,那么,在使用无电压检定的那一侧,当其断路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如误碰、保护误动等)而跳闸时,由于对侧并未动作,因此线路上有电压,因而就不能实现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都是在检定无压的一侧也同时投入同期检定继电器,两者的触点并联工作,这样就可以将误跳闸的断路器重脚投入。 为了保证两侧断路器的工作条件一样,在检定间期侧也装设无压检定继电器,通过切换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但应注意,一侧投入无压检定和同期检定继电器时,另—侧则只能投入同步检定继电器。 否则,两侧同时实现无电压检定重合闸,将导致出现非同期合闸。 在同期检定继电器触点回路中要串接检定线路有电压的触点。 49.单侧电源送电线路重合闸方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单侧电源送电线路重合闸方式的选择原则是: (1)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三相一次式重合闸。 (2)当断路器遮断容量允许时,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二次重合闸;1)由无经常值班人员的变电所引出的无遥控的单回线路;2)供电给重要负荷且无备用电源的单回线路。 (3)经稳定计算校核,允许使用重合闸。 50.对双侧电源送电线路的重合闸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除满足对自动意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外,双侧电源送电线路的重合闸还应: (1)当线路上发生故障时,两侧的保护装置可能以不同的时限动作于跳闸,因此,线路两侧的重合闸必须保证在两侧的断路器都跳开以后,再进行重合。 (2)当线路上发生故障跳闸以后,常常存在着重合时两侧电源是否同期,以及是否允许非同期合闸的问题 51.电容式的重合闸为什么只能重合一次? 答:电容式重合闸是利用电容器的瞬时放电和长时充电来实现一次重合的如果断路器是出于永久性短路而保护动作所跳开的,则在自动重合闸一次重合后断路器作第二次跳闸,此时跳闸位置继电器重新启动,但由于重合闸整组复归前使时间继电器触点长期闭合,电容器则被中间继电器的线圈所分接不能继续充电,中间继电器不可能再启动,整组复归后电容器还需20-25s的充电时间,这样保证重合闸只能发出一次合闸脉冲。 52.什么叫重合闸后加速?为什么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时不用后加速? 答:当线路发生故障后,保护有选择性地动作切除故障,重合闸进行—次重合以恢复供电。 若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保护装置即不带时限无选择性的动作断开断路器,这冲方式称为重合闸后加速。 检定同期重合闸是当线路一侧无压重合后,另—侧在两端的频率不超过一定允许值的情况下才进行重合的。 若线路属于永久性故障,无压侧重合后再次断开,此时检定同期重合闸不重合,因此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再装后加速也就没有意义了。 若属于瞬时性故障,无压重合后,即线路已重合成功,不存在故障,故同期重合闸时不采用后加速,以免合闸冲击电流引起误动
多人语音聊天为主的聊天工具当然也有文字私聊和群
一般来说(无论在家庭或者酒店。 。 等),空气开关时用做总开关的,再从它分接到各个漏电开关,每个漏电开关分出去作为一个回路。 比如厕所一个回来,厨房一个回路。 。 等等。 【空开有过流保护 短路保护功能 能实现过流自动跳闸,但是空开也有漏电型的,也可以做分开关。 。 漏电开关,它的灵敏,作为分开可以迅速跳闸,能有效保护我们】
标签: 如何保障工厂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是否值得信赖、本文地址: https://www.vjfw.com/article/bdce56c3723bd9b02d10.html
上一篇:如何进行备份操作?如何进行备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