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文章编号:6100 更新时间:2025-07-07 分类:最新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一、引言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在实验室进行各类实验时,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总结了实验室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二、实验室安全操作基本要求

1.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在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时间安排、实验服装要求、实验器材使用规定等。
2. 做好个人防护:实验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手套等防护用品,以防止化学药品、生物试剂、辐射等对人体造成伤害。
3. 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妥善放置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 化学品安全:

(1)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在使用化学品前,应了解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危险性等方面的信息。

(2) 储存化学品:应按照化学品的性质分类储存,避免混放、相互反应引发危险。

(3) 废弃物处理:使用化学品后产生的废弃物,应按规定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 生物安全:

(1) 生物试剂的储存和使用:生物试剂应储存在指定位置,确保低温、避光、通风良好。
使用生物试剂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溢出、污染。

(2) 个人防护措施:操作生物试剂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3) 废弃物和动物处置:生物废弃物和实验动物应按规定处理,防止生物污染和扩散。

3. 仪器设备安全:

(1) 仪器设备使用前检查:使用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人员。

(2) 操作规范:使用仪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参数或操作方式。

(3) 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4. 电气安全:

(1) 电器设备使用:不得随意拆卸、改装电器设备。
使用电器时,应注意电源插头、插座和电源线的安全。

(2) 防电击: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3) 防火: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材,实验人员应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防电器火灾。

5. 防火安全:

(1) 禁止烟火:实验室内严禁烟火,避免引发火灾。

(2) 消除火源: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熄灭明火,消除火源。

(3) 消防设备:实验室应配备消防设备,实验人员应了解消防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6. 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 高压容器及气体钢瓶:使用高压容器和气体钢瓶时,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操作。

(2) 紧急处理:遇到紧急情况,如化学灼伤、生物污染等,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寻求帮助。

四、总结

实验室安全操作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高度重视。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应了解并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为实验室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操作注意事项

五、建议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建立安全制度:制定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
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电器、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4. 配备防护用品:为实验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实验服、手套等,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健康。
5.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结语

实验室安全操作是保障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安全制度、定期检查维护、配备防护用品和建立应急预案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和谐、高效的实验室工作环境。


本文目录导航:

    操作注意事项
  • 高锰酸钾会伤害皮肤么?
  • 做化学试验应该注意些什么?
  • 有机化学要注意什么?
  •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

高锰酸钾会伤害皮肤么?

高锰酸钾会伤害皮肤,高锰酸钾有毒,且有一定的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相关化学性质: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其相应的酸高锰酸HMnO4和酸酐Mn2O7,均为强氧化剂,能自动分解发热,和有机物接触引起燃烧。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中和工业上常用作氧化剂,遇乙醇即分解。 在酸性介质中会缓慢分解成二氧化锰、钾盐和氧气。 光对这种分解有催化作用,故在实验室里常存放在棕色瓶中。 该品遇有机物时即释放出初生态氧和二氧化锰,而无游离状氧分子放出,故不出现气泡。 初生态氧有杀菌、除臭、解毒作用,高锰酸钾抗菌除臭作用比过氧化氢溶液强而持久。 扩展资料:一、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二、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高锰酸钾

做化学试验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一是要作好预习,熟悉步骤,试剂和仪器第二是操作要按步骤来,要细心,小心试剂和仪器不要有破损.观察实验现象,要有耐心第三是最后要记录实验结果,进行计算

有机化学要注意什么?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大部分又是玻璃制品,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工作,若粗心大意,就容易发生事故。 如割伤、烧伤,乃至火灾、中毒和爆炸等。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的场所。 然而,只要我们重视安全问题,思想上提高警惕,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大多数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危险品的使用规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 实验室安全守则1. 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在征求指导教师同意之后,方可进行实验。 2. 实验进行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经常注意观察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是否漏气、破损等现象。 3. 当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实验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或橡皮手套等。 4. 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应远离火源。 实验试剂不得入口。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或吃饮食物。 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洗手。 5. 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要妥善爱护。 安全用具和急救药箱不准移作它用。 (二)危险药品的使用规则1. 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规则(1) 绝不允许把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 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进行有大量氢气产生的实验时,应把废气通向室外,并需注意室内的通风。 (3) 可燃性试剂不能用明火加热,必须用水浴、油浴、沙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加热。 使用和处理可燃性试剂时,必须在没有火源和通风的实验室中进行,试剂用毕要立即盖紧瓶塞。 (4) 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钾、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白磷可保存在水中。 取用它们时要用镊子。 (5) 取用酸、碱等腐蚀性试剂时,应特别小心,不要洒出。 废酸应倒入废酸缸中,但不要往废酸缸中倾倒废碱,以免因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危险。 浓氨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一旦吸入较多氨气时,可能导致头晕或晕倒。 若氨水进入眼内,严重时可能造成失明。 所以,在热天取用氨水时,最好先用冷水浸泡氨水瓶,使其降温后再开瓶取用。 (6) 对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其久置后会生成氮化银而容易爆炸。 2. 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规则(1) 有毒药品(如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氰化物和重铬酸钾等)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也不得随便倒入下水道。 (2) 金属汞易挥发,并能通过呼吸道而进入体内,会逐渐积累而造成慢性中毒,所以在取用时要特别小心,不得把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 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汞的地方,使汞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然后再除尽。 (3) 制备和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恶臭和有害的气体(如硫化氢、氯气、光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及加热蒸发浓盐酸、硝酸、硫酸等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4) 对某些有机溶剂如苯、甲醇、硫酸二甲酯,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因为这些有机溶剂均为脂溶性液体,不仅对皮肤及粘膜有刺激性作用,而且对神经系统也有损伤。 生物碱大多具有强烈毒性,皮肤亦可吸收,少量即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均需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和口罩使用这些试剂。 (5) 必须了解哪些化学药品具有致癌作用。 在取用这些药品时应特别小心。 (三)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 意外事故的预防(1) 防火① 在操作易燃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切勿将易燃溶剂放在敞口容器内用明火加热或放在密闭容器内加热。 ② 在进行易燃物质实验时,应先将酒精等易燃物质搬开。 ③ 蒸馏易燃物质时,装置不能漏气,接受器支管应与橡皮管相连,使余气通往水槽或室外。 ④ 回流或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烧瓶,而应根据液体沸点的高低使用石棉网、油浴、沙浴或水浴。 冷凝水要保持畅通。 ⑤ 切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液缸中,更不能用敞口容器盛放易燃液体。 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⑥ 油浴加热时,应绝对避免水滴溅入热油中。 ⑦ 酒精灯用毕应立即盖灭。 避免使用灯颈已经破损的酒精灯。 切忌斜持一只酒精灯到另一只酒精灯上去点火。 (2) 爆炸的预防① 蒸馏装置必须安装正确。 常压操作时,切勿造成密闭体系;减压蒸馏时,要用圆底烧瓶或吸滤瓶作接受器,不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否则可能会发生炸裂。 ② 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严禁明火,并应防止一切火星的发生。 有机溶剂如乙醚或汽油等的蒸气与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可能会由一个热的表面或者一个火花、电花而引起爆炸,应特别注意。 ③ 使用乙醚时,必须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如果发现有过氧化物存在,应立即用硫酸亚铁除去过氧化物后才能使用。 ④ 对于易爆炸的固体,或遇氧化物会发生猛烈爆炸或燃烧的化合物时,或可能生成有危险性的化合物的实验,都应事先了解其性质、特点及注意事项,操作时应特别小心。 ⑤ 开启有挥发性液体的试剂瓶时,应先用冷水冷却,开启时瓶口必须指向无人处,以免由于液体喷溅而导致伤害。 当瓶塞不易开启时,必须注意瓶内贮存物质的性质,切不可贸然用火加热或乱敲瓶塞等。 (3) 中毒的预防① 对有毒药品应小心操作,妥为保管,不许乱放。 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者指出必须注意遵守的操作规程。 对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有效处理,不准乱丢。 ② 有些有毒物质会渗入皮肤,因此,使用这些有毒物质时必须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切勿让有毒药品沾及五官或伤口。 ③ 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过程中,不要把头伸入橱内,使用后的器皿应立即清洗。 (4) 触电的预防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金属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 装置或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都应连接地线。 实验后应先切断电源,再将电器连接总电源的插头拔下。 2. 意外事故的处理(1) 起火。 起火时,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采取切断电源、移去易燃药品等措施)。 灭火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般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火势大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电器失火时切勿用水泼救,以免触电;若衣服着火,切勿惊慌乱跑,应赶紧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或立即就地打滚,或迅速以大量水扑灭。 (2) 割伤。 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 应先取出伤口中的玻璃碎片或固体物,用3%H2O2洗后涂上紫药水或碘酒,再用绷带扎住。 大伤口则应先按紧主血管以防大量出血,急送医务室。 (3) 烫伤。 不要用水冲洗烫伤处。 烫伤不重时,可涂凡石林、万花油,或者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包扎伤处;烫伤较重时,立即用蘸有饱和苦味酸或高锰酸钾溶液的棉花或纱布贴上,送到医务室处理。 (4) 酸或碱灼伤。 酸灼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3%NaHCO3溶液或肥皂水处理;碱灼伤时,水洗后用1%HAc溶液或饱和H3B03溶液洗。 (5) 酸或碱溅入眼内。 酸液溅入眼内时,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眼睛再用3%NaHCO3 溶液洗眼;碱液溅入眼内时,先用自来水冲洗眼睛,再用10%H3BO3溶液洗眼。 最后均用蒸馏水将余酸或余碱洗净。 (6) 皮肤被溴或苯酚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有机溶剂如酒精或汽油洗去溴或苯酚,最后在受伤处涂抹甘油。 (7)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的气体。 吸入Cl2或HCl气体时,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吸入H2S 或CO 气体而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应注意,Cl2或Br2中毒时可进行人工呼吸,CO 中毒时不可使用兴奋剂。 (8) 毒物进入口内。 将5-10mL 5% CuSO4溶液加到一杯温水中,内服,然后把手指伸入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然后立即送医务室。 (9) 触电。 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注意,以免中毒。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规程1职责1.1实验室主任对安全全面负责。 经常进行安全督察,组织安全检查,负责处理安全事故。 1.2实验员负责水、电线路、消防器材的配置和设施安全检查。 1.3各科实验老师负责本科的化学药品、水电气、门窗的安全。 1.4实验员负责试剂、药品,特别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管理。 2. 工作程序2.1 安全操作规范2.1.1检测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杜绝一切违章操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登记报告。 2.1.2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触试剂。 使用易挥发、腐蚀性强、有毒物质必须带防护手套,并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许离岗。 2.1.3在进行加热、加压、蒸馏等操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若因故须暂时离开,必须委托他人照看或关闭电源。 2.1.4各种安全设施不许随意拆卸搬动、挪作他用,保证其完好及功能正常。 2.1.5操作人员要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和维护知识,熟悉水、电、燃气、气压钢瓶的使用常识及性能,遵守安全使用规则,精心操作。 2.2 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2.2.1化学试剂、药品中凡属易燃易爆,有毒(特别是剧毒物品)、易挥发产生有害气体的均应列为危险物品,严格分类,加强管理,专人负责。 2.2.2建立详细帐目,帐、物、卡相符,专人限量采购,入库检查。 2.2.3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有毒物品放入专用加锁铁柜内,注意通风。 2.2.4剧毒物品(氰化物、砷化物等)应执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2.2.5领用时应严格履行登记审批手续,用多少领多少。 操作室内不宜大量贮存危险物品,不许存放剧毒试剂。 2.3 三废处理2.3.1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中多具有腐蚀性和毒性。 这类废液直接排放于下水管道将会污染环境,必须统一收集,进行有效的处理后再排放。 2.3.2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贮存到一定数量后,集中处理。 用于回收的废液的容器应分类盛装,禁止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 2.3.3沾附有害物质的滤纸、称量纸、药棉等应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处理。 2.3.4废液中浓度高的应集中贮存,并由综合管理科交环保部门处理;浓度低的经适当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即可排出。 一切废液(物)不宜存放过长时间。 2.3.5含菌废液消毒后处理。 2.4 安全管理2.4.1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应杜绝人身伤亡事故,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2.4.2经常检查安全隐患,防微杜渐,出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认真整改。 2.4.3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并放在具有醒目标志的地方,不得挪动,有关人员应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安全员负责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失效消防器材。 2.4.4由学校安全员定期检查电路,防止元器件老化、损坏造成事故。 移动、检修带电设备应切断电源。 电路(线)电器设备故障应由专人检修。 2.4.5各个实验老师负责本室水、电、气、门、窗的安全,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负责并经常督促检查。 2.4.6苯并芘检测所用的物质由专人保管,废液集中保管理处置。 实验员在操作时应有专门的工作服,并使用一次性用具。 禁止穿戴工作服及其它防护用品离开苯并芘实验区。 2.4.7乙炔气、氩气、氮气等高压气体钢瓶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2.4.8使用电梯者要严格按照电梯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严禁把超重、超大的物件带入电梯。 注意使用安全。 2.4.9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亡人员,并保护现场,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事故。 2.4.10事故发生后三日内,由当事人填写事故报告单,报科、站负责人。 站长及时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直接责任者作出处理,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2.4.11重大、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后还应提交事故处理专题报告。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 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仪器 : 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 : 步骤 现象 1.溶解:称取4克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粗盐逐渐溶解,溶液浑浊。 2.过滤:组装好仪器,将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若滤液浑浊,要再次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滤纸上有不溶物残留,溶液澄清。 3.蒸发: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转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蒸发皿中产生了白色固体。 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 蒸馏和萃取(1) 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 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 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原理: 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 分液漏斗, 烧杯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 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 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注意事项: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 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三.离子检验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 =AgCl↓ SO42- Ba(NO3)2稀HNO3 白色沉淀 SO42- Ba2 =BaSO4↓

标签: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本文地址: https://www.vjfw.com/article/b1e402ad0b3c1f10e5bd.html

上一篇:一站式崇明工控机系统定制服务崇明公众网...
下一篇:一步步操作指引一步步操作指什么生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