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技术驱动未来! ―从零开始学到学习网站。
电工基础知识入门
看过《当三相缺一相时,电机会如何?》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在工业生产中,三相电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当三相中缺少一相时,就如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的运行状态将发生显著变化,其影响涉及性能、效率及设备安全等多个方面。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三相电机缺相的那些事儿。 三相依靠三相对称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来正常工作。当定子绕组通入相位差120°的三相电流时,会形成以同步转速(n=60f/p,f为频率,p为极对数)旋转的磁场,转子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形成电磁转矩驱动转子转动。这种设计使得电机启动平稳、运行效率高,且转矩波动小。 缺相运行时,会出现各种明显现象。在启动阶段缺相,若电机启动时即缺相(如电源一相断路),旋转磁场变为脉振磁场,启动转矩大幅下降(理论值降至正常时的1/3以下)。电机可能无法启动,发出“嗡嗡”异响,并伴随剧烈振动。此时电流迅速上升至额定值的4~7倍,若保护装置未动作,绕组会在短时间内过热烧毁。而在运行中缺相,电机可能继续运转但转速下降,输出转矩锐减。例如,一台额定转速1450r/min的电机可能降至1200r/min左右,负载较重时会停转。同时,剩余两相电流显著增大(可达额定值的1.73倍),导致绕组温升加速。实验数据显示,缺相运行时绕组温度每小时可上升30℃以上。 缺相运行的危害不容小觑。从损伤方面来看,绕组局部过热(如某相电流超200%额定值)会加速绝缘材料碳化,击穿风险增加。据统计,缺相故障占电机烧毁事故的40%以上。而且普通对缺相响应延迟,可能无法及时切断电路。在机械损伤方面,振动加剧导致轴承磨损、转子偏心,甚至引发联轴器或负载设备损坏。振动值可能超出ISO 10816标准限值的2~3倍。此外,还会对系统产生影响,电网电压不平衡度超限(GB/T 15543规定不得超过2%),干扰其他设备运行。 缺相的原因是什么呢?电源侧问题较为常见,占故障的60%以上。比如熔断器单相熔断(如选型不当或短路冲击);触点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实测接触不良时电阻可达正常值的数十倍)。电机侧问题也不容忽视,如绕组断线或接线端子松动(常见于振动较大的工况);星形接法中性点虚接,导致实际形成“两相供电”。 为了确保电机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检测与保护措施。在实时监测技术方面,可安装电压/电流,通过或智能继电器监测三相不平衡度(设定阈值通常为10%)。同时,采用红外热像仪定期扫描接线端子,温差>15℃需预警。在保护装置升级上,式保护器响应时间<0.1秒,可识别缺相、逆相等故障;磁平衡保护适用于重载启动场合,通过检测磁场对称性触发动作。若遇到缺相情况,应急处理流程也很重要,要立即停机,使用测量三相电压(正常时线电压偏差应<1%);检查至电机的全线路径,重点测试接触器触点和电缆绝缘。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设计和维护手段来预防缺相问题。比如关键设备采用双回路供电,或配置自动切换装置(ATS)。每季度紧固接线端子,扭矩值参照GB 14711标准;清洗接触器触点,接触电阻应<50mΩ。优先选用内置缺相保护功能的驱动电机;重载场合建议选用Δ接法电机(缺相时耐受能力优于Y接法)。 缺相运行是三相电机的“隐形杀手”,其危害具有累积性和突发性双重特征。我们要重视电机的运行状态,通过完善监测保护、规范操作流程及加强预防性维护,可显著降低故障风险,确保电机安全稳定运行,为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地址: https://www.vjfw.com/article/61dad986e613a2a0f7ad.html
上一篇:为什么叫异步?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图解电...